劉志強教授課題組最近報道了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在蛋白酶體抑制劑硼替佐米(Bortezomib)誘導的多發(fā)性骨髓瘤耐藥性產生中的作用及其機制,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發(fā)表在《Oncogene》(2018年影響因子6.634,5年影響因子6.429),題目為“Proteasome inhibitor induced SIRT1 deacetylates GLI2 to enhance hedgehog signaling activity and drug resistance in multiple myeloma”。我?;A醫(yī)學院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博士研究生謝英、柳靜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。
多發(fā)性骨髓瘤(multiple myeloma,MM)是第二常見的血液系統(tǒng)惡性腫瘤,約占血液系統(tǒng)惡性腫瘤的10%,臨床表現(xiàn)為漿細胞在骨髓內的惡性增生以及大量異常免疫球蛋白的產生,伴隨著骨破壞、腎臟和全身其他臟器的損傷。MM的發(fā)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,臨床上主要以蛋白酶體抑制劑為核心的化療為主,但目前尚無法治愈,100%病人將會復發(fā),而耐藥性的產生是臨床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。
劉志強教授課題組體外誘導MM細胞對硼替佐米產生耐藥性之后,通過RNA-seq發(fā)現(xiàn)HDAC家族中的SIRT1上調與Hedgehog(Hh)信號通路的活化存在正相關性,并且發(fā)現(xiàn)SIRT1可以穩(wěn)定Hh信號通路關鍵轉錄因子GLI2的蛋白水平,在機制上主要是通過去乙酰化修飾GLI2蛋白的K757位點,從而降低GLI2通過泛素化-蛋白酶體途徑降解的程度。同時,SIRT1作為Hh通路的直接下游靶基因,與活化的Hh通路形成一個正性調控的環(huán)路,協(xié)同促進MM細胞的干性和耐藥性的產生。通過使用SIRT1的特異性抑制劑,能與硼替佐米在體外和體內實驗中產生能協(xié)同抗腫瘤和逆轉耐藥性的效果。更重要的是,在臨床病人的標本中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SIRT1的增高不是依賴于常見的染色體異?;蛘呋虻耐蛔儯桥c經過以硼替佐米為核心的化療方案有關。
該研究揭示了SIRT1在MM治療中對以硼替佐米為主的化療方案產生耐藥性的提示性意義,并且為復發(fā)型或者難治性患者選擇合適的HDACi進行聯(lián)合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(jù)。
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、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、以及天津醫(yī)科大學基礎醫(yī)學卓越人才計劃等資助。
(基礎醫(yī)學院 科學技術處)
論文鏈接:
Proteasome inhibitor induced SIRT1 deacetylates GLI2 to enhance hedgehog signaling activity and drug resistance in multiple myeloma.pdf